华图教育-第一公务员考试网
0471-5259971 内蒙古分校

  “××和××”是寓言故事里一种常见的结构,就像“农夫和蛇”,可以是人,可以是动物,往往两者间离奇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,会逐渐演绎出人世间的一种哲理。而时下有两种角色,他们之间也常常生发种种离奇古怪又内涵丰富的故事,还能道破诸多人世哲理,想必未来有一天,他们也

  会成为新寓言故事的主角。他们就是“贪官和贼”。只用一个现实版故事,就能看得出这两者之间蕴含的无穷奥妙。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河南驻马店南阳一带出现了一伙窃贼,近年来屡屡得手、赃款无数,日前终于真相大白。这伙贼的眼光“高大上”,非领导不偷、非贪官不偷,而且一偷一个准,一偷就是几十上百万元的“斩获”,当地多名县委书记等地方大员都是“受害者”。与小偷下手“稳准狠”相映成趣的是,“受害者”们往往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,任凭家里损失惨重却秘而不宣,甚至还替窃贼“打圆场”——主动降低赃款数额。驻马店市正阳县县委书记赵兴华正是这样一位“神奇”的官员,将100多万被盗数额修改成6040元。故事的结果告诉人们,当“贼偷了官、官却替贼说话”,绝不是因为官员高风亮节、爱民如子,而是自身也“做贼心虚”,庄子所谓“窃钩者诛,窃国者诸侯”,本质而言乃一路货色而已。一丘之貉,难免“惺惺相惜”了。

  贪官也是贼,只不过是披着公权外衣、举着正义旗幡的“贼”,他们自然不像普通窃贼偷鸡摸狗、撬门入室,他们的“窃”往往借助权力来遮掩、借助道义来抹粉,甚至连臭名昭著的“窃”字身上也穿着入时,时而“干股”、时而“交易”、时而“专利”、时而“期货”。仿佛这样一来就神不知鬼不觉,还冠冕堂皇,引一时风流。殊不知,扒去身上的脂粉、华服,那些行径勾当和窃贼毫无两样,都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,都是损他人、公共之利填个人之欲。

  可笑的是,每每当两者狭路相逢时,一向贼眉鼠眼的普通窃贼反而胆大包天起来,面对“公”字当头的官员不但不退避三舍,反而咄咄逼人,偷上了瘾、偷出来些许“正义感”。今年陆续曝光的房姓与唐姓女贼,正是这样的人生轨迹,面对贪官连她们都感到鄙视。几乎没有几位被偷官员面对窃贼能拍案而起、义愤填膺,就像当年宝鸡市赫赫有名的“挎包公安局长”,被贼偷了还极力掩饰、帮腔说话,就是因为朴素无华的外表下潜藏着比贼更可恶的腐败,在那一刻,“贼”与“贪官”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,一损俱损,同病相怜。

  这些年,关于“贪官和贼”的故事络绎不绝,除了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不同,情节略有差异外,整个故事梗概大同小异,结果也是殊途同归。说明啥?至少阐释了一个哲理:无论你是位高权重的官员,还是鬼鬼祟祟的小偷,只要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,任凭你如何巧言令色、伪装掩饰,本质上都是一个“贼”,都免不了提心吊胆地过日子,免不了落得个身败名裂,免不了殊途同归吃一碗牢饭。

  寓言其实还告诉人们一个道理:干干净净做人,仰不愧天、俯不怍人,那才是快意人生。

(责任编辑:王悦涵)
    • 热门分站
    • 热门地市
    • 热门考试
    • 热门信息
    • 热门推荐